内页Banner

小棚养虾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案

同盛科技 高颖杰

问题一:水环境变化大
一、倒藻:
      小棚内水体较小,水的理化指标变化较快,普遍出现水面上聚集藻类的现象:水体中的藻类先是分层絮凝,慢慢的相互粘连,再结成大块浮在水面上。镜检发现,这些基本上是单一藻类,属硅藻中的舟形藻或者盒形藻。
       这些水体的共同特点:土质保水性较差,漏水严重,水体中藻类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流失;再者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无法摄食这些个体较大的藻类,加之养殖户喂料较多,虾不去摄食这部分硅藻,最后藻类老化而引发倒藻。
处理方案:1、减一半料。
2、先用蓝精灵(每瓶2~3个棚)泼洒解毒。
3、再用黄金活力肽 益菌多 钙速补重新培藻,形成稳定藻相。
 
二、水体发粘老化:
       养殖水体随着养殖时间的增长,杂质会越来越多,水的表面张力也随之变大。养殖水体的变化过程可以从曝气产生的气泡观察出来:清新的水气泡大小均匀、透亮、气泡较多,短时间就破掉,这样的水通透性大,含氧量高。
 
      若是水面泡沫较多,短时间内不易破掉,小的水泡聚集成较大的水泡,这样的水体表面有一层油膜,说明水中有机物开始增多,水体开始发粘;
       而老化的水看起来较浓稠,曝气产生的气泡较少,气泡到达水面立刻破掉,表面漂浮物并不多,这样的水体通透性较差,含氧量低,有害细菌容易繁殖。
处理方案:1.先用蓝精灵配合益菌多解毒调水,降去油膜,降低水体表面张力。
2.再用铂金底改 长效底加氧抛撒,通透水体,增加底部溶氧。
 
三、亚硝酸盐偏高
     小棚内温度高,通风较差,虾的密度较大,亚硝酸盐很容易偏高,特别是藻类较少且水浑浊的棚内,亚硝酸盐含量更高,而且阴雨天时比晴天的更高。总体来讲,主要是由于藻类不健康、菌相不平衡造成的。亚硝酸盐偏高的棚很难调控好,只有平时注意调控好水质,才能有效预防亚硝酸盐。
处理方案:
1.通过换高盐度水,逐步提高水体盐度,以降低亚硝酸盐毒性。
2.经常使用益菌多和铂金底改稳定水质,改良底质。
3.定期使用钙速补和活力肽补充水体营养元素,稳定水质。


问题二:虾脱壳死亡

南美白对虾在6~10cm时易出现偷死现象,一般在脱壳前后。偷死一般是综合因素造成的:营养不全面、水体溶氧不足、有害物质超标、有害菌过度繁殖、环境突变、疾病等。

不健康虾的症状有:

1.虾体表面色素沉积较深,附肢呈黄色或红色;
2.虾体表面粗糙,有黑斑;
3.空胃、肠炎;
4.软壳;
5.频繁脱壳,水中经常有大量虾壳出现。正常的虾脱完壳之后,壳会被很快吃掉,在脱壳高峰期也不会有太多虾壳漂浮在水中。

对于出现脱壳死亡的现象,预防措施到位才是关键:

1.定期添加营养元素(激能ATP):完善虾各个系统的健康生长,同时提高免疫力,增强抗应激能力;
2.定期培藻(活力肽 钙速补):保证藻类有一定的数量和活力,这样能使水体溶氧充足,有害物质减少;
3.定期改良底质和水质(铂金底改 益菌多),定期解毒(蓝精灵);
4.掌握好饲料的投喂。